房地產的投資,經常是金額比較大的。少則幾百萬很正常,多則在台北都是千萬起跳。即便是跟銀行貸款,頭款也得拿個不少。姑且不論那些超額的亂象,或是假數字、假合約。以正統投資邏輯,這百萬投資,就篩選掉很多對手。
於是集資、募資、共股的路線,時有所聞。合作過程,糾紛也不少。有合約,卻沒有共識。錢放一起,心卻不在。那些明文的百紙黑字,最後都成了框架、規格。那些你與他的界線,責任與義務,放棄、逃避的原因。
合夥投資為什麼難?就難在每個人的…
知識力:理性認知不同。
意志力:壓力承受度也不同。
房地產的投資,經常是金額比較大的。少則幾百萬很正常,多則在台北都是千萬起跳。即便是跟銀行貸款,頭款也得拿個不少。姑且不論那些超額的亂象,或是假數字、假合約。以正統投資邏輯,這百萬投資,就篩選掉很多對手。
於是集資、募資、共股的路線,時有所聞。合作過程,糾紛也不少。有合約,卻沒有共識。錢放一起,心卻不在。那些明文的百紙黑字,最後都成了框架、規格。那些你與他的界線,責任與義務,放棄、逃避的原因。
合夥投資為什麼難?就難在每個人的…
知識力:理性認知不同。
意志力:壓力承受度也不同。
:「李威教練,我跟你說。當別人開著跑車的時候,我留著懊悔。當別人享受的時候,我忌妒感受。人生何必強求,好像所有慾望帶來痛苦難以承受。慾望是別人的動力因,對我來說是貧富差距。」
許多學員在面試過程裡,都會感覺到深深地沮喪正在把他自己擊潰。因為有很多慾望,就有很多得不到,有很多「別人有」但是「我沒有」。
希望別人無法擁有,是「忌妒」。
希望自己也能擁有,是「羨慕」。
情緒真實,你自己才知道得羨慕、忌妒。
經過一個小時說明,王大哥手上的飯也扒完了。在小紙條上寫著一個人名,還有身分證字號。從廚房喊來老婆,王大嫂坐在茶几旁:「這甚麼,甚麼事?」 隔間套房要製作合法,政府在一年前明令所有申請案件,都需要付上「直下層同意書」。這個要求讓很多投資人,退避三舍。因為很多人投資的標準是趨吉避凶,鄰居問題能避則避。現在多了這個同意書,非得要大家面對不可。
王大哥:「樓上要隔套房,希望我們簽同意書給他。」
王大嫂:「啊你簽就好了啦!我又不懂。」
王大哥:「不是啦!這房子登記在你名下,這個要所有權人簽名,簽啦!」
搶購口罩、搶購衛生紙、搶購尿布、搶購衛生棉。弄不清缺貨的是紙漿還是不織布,只是恐慌蔓延,只是與真相不見。其實在買房的時候,每一刻都在發生衛生紙之亂。只是讓你悄悄不覺,因為你坐在空蕩的房間。
每間品牌房仲,都有專業的「見面談」空間。越舒適的地方,只會讓你的「軟禁」越難被知覺。餅乾糖果、午餐咖啡。與你話家常,給你小孩看ipad。
總是覺得很奇怪:「我為何非得在這裡談,而不能在外面談。為何買賣方一人一間談,而不是坐在同桌一起談。」
:「房地產不是一直跌嗎?為什麼還要來學?」
說這段話的人,剛剛line我,問我新莊這個房子,我會買多少?
:「有土斯有財,大概要等到上一輩人都離世了,整個觀念才會改變。」
可是如果上一代人,把所有資產都移轉給下一代,那觀念還會有改變嗎?
驅使你想買的,是價格。沒有絕對低,只有相對低。即使在抗拒,過低、離譜低、破盤低,一樣超有吸引力。影響你決定的,是籌碼、是口袋。當你有一個口袋的時候,就會做一個微型的資金配置。當你有多個口袋的時候,就會做多個避險搭配。
貧窮真的會限制想像,被限制的想像會直接影響見識。少了見識,就是懂得東西少了、有些東西看不見了。看不見機會,也就少了選項。選項變少的那一刻,你總是覺得,我很努力,為何我可以做的選擇並不多?雖然有決定的權利,怎麼感覺如此不自由?
:「人家都說房地產有跌,哪有啦!我去看房,開價都好高,教練~這要怎麼買?」
想買便宜,想買折扣。仲介一聽到訊息,立刻先問你有多急。如果買方急,賣方不急,那肯定降不了價。要是雙方都急了,肯定有一人是假。只有賣方急,買方不急才是機會。但是身為買方的你,不急,房仲當你需求很低,擺一邊去。
究竟?是要急,還是不要急?
買個房而已,幾乎要捲起從前的戀愛回憶。記得有個女孩,在我高一時候出現。身材如名模,長相如鄭秀文。當下立馬跟我現在女友分手,結果最後落得兩頭空。這就是急了,收了一個斡旋,另一邊又來不及下,後來兩邊都被別人成交。
另一次是根本沒興趣,想說消遣而已。誰知無心插柳,柳成蔭。後來愛了至深,想賣脫不了手。這房子一抱就抱了七年多,所幸市場多頭,最後還是獲利出場。
急與不急之間,我們說的好像情緒。但是仲介與你,不是情緒主導,感受因素只占次要。主軸是合約、主軸是斡旋金、簽約金、一期款。當你下了斡旋金,你說的數字都是真的,即使嘴上一次也沒強調過一次。當你出了一期款,這合約都有效成立,雙方不再彼此懷疑。
:「我到新加坡工作了三年,回到台北,發現租金漲了很多。原本想要結束外派,因為外派開銷太大了,結果現在房租、生活費,薪水變成台灣水準,突然間根本就存不到錢。 」
當我們完工這間房子的時候,屋主說:「我希望可以租個6000~7000就好,體恤辛苦的年輕人。」
結果一開租,就有很多電話打進來。仲介紛紛來詢問,能不能幫他代租代管。還有很多來看的,用意根本不是要租,而是要轉租。
*仲介
其實做出租的行業,跟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有關。你的房客開店做生意的,也許是個餐廳、咖啡、小吃、熱炒、燒烤。或是租個補習班、幼兒園。或是經營遊樂場,或是百貨公司。
商業空間出租,大概都是跟 食、衣、行、育、樂 的景氣起伏有連動關係。生意好時,房東跟著調漲。生意差時,整個商圈都空了。
但是我們都沒有講到「住」!
租給人家做居住需求,分三類:
類型一、最賺的是飯店、民宿、airbnb,法規要求非常高,並且每年要參加公安檢查。維護的工作也不少,後續營運現金壓力也大。
類型二、公寓整層出租、或是社區型大樓整層出租,這個市場已經拉開價格差距了。無電梯公寓開價範圍大概在15,000~32,000,社區型大樓開價範圍大概在28,000~120,000都有。通常有沒有附家具、電器設備,才是好不好租的關鍵。
我有個朋友,每天6點起床。早餐過後送孩子上學,9點準時股票當沖機械化運作一個鐘。10-13點專心國內外新聞,理財雜誌,生活閒情逸致。13點鐘準時起跑,當沖交易像電動一樣再拼30分鐘。 :「你這樣報酬率如何?」
:「年報酬大概4%吧!你呢?」
:「大概6-7%」
:「那你工作多久?
:「裝修有富品工程,出租有富品代租管,我看報表就好。」
:「怎麼會有那麼成熟、標準化!」 找案子實屬不易,見面談歷經7個小時也很累人。半夜一點簽約,代書都怕蓋錯章。但是一年拼一件,一年賣一件。被動收入+資產利得,還是可以穩當。
上午10:00,我一邊核對帳目,一邊計算近期行銷投放數據。門口來了一個客人,直接說要上課,想了解師徒班的學程。我們就站在走廊,閒聊了30多分鐘。很顯然的,許多人不了解為什麼參加一對一教練課程,卻需要先參加面試。
其實在台灣社會,跟風、盲從、似是而非,是一個普遍、且表面的現象。有時候說的人沒風度慢慢說,聽的人沒雅量靜靜聽。有很多急著銷售課程的老師,還沒把課程核心價值做到位,卻已經把折價說死。或是很多急著要買到賺到的學生,還沒瞭解課程全貌,面對售價先殺了再說。
經歷地溝油、瘦肉精、香精麵包、芬普尼雞蛋,食品安全意識抬頭,食品添加物必須載明在瓶標上。那請問?教育呢?
你關心吃下去的東西,名不符實拉肚子。卻不在意學進去的觀念,態度偏差心理不良。
也許你也想要給孩子一些更優質的教育,善待自己,學習房地產投資,也有有機健康食材。
回到今天上午,我跟他在走廊上~
有人來訊,說包租公不仁不義。課稅、補充保費,讓你繳費哭天搶地。說我們炒房,把台灣變成香港。
關於房地產,我們都在這個食物鏈上生存,我有吃別人,也有人吃了我維生。 後來我們都被安排上了船,兩艘渡輪。一艘滿載罪犯,一艘滿載市民。炸彈在各自船上,引爆器在對方手上。我不是蝙蝠俠,相信你也不是小丑。房地產這個局,是誰設的,我也不知道。12 點以前有一船的人會死,無論我在哪一艘船上,我都會阻止按下引爆器。
你追的是正義,我做的是慈悲。這沒有對錯,不分高低。別讓正義把你變成蝙蝠俠,結果卻做了小丑的事情。
這裡不是高譚市,我們是渺小的魚,生活在同一個魚池。你跟我談正義,我跟你談經濟。你跟我假道學,可我是真慈悲。
細細品嘗你的一字一句,咀嚼這似是而非的道理。我在努力進行我的生意,滿足房客與房東之間的巨大差異。你在路邊化修,持續演講自以為是的正義。人不能因為素食主義,就破壞食物鏈的道理。物競天擇之餘,誰在意你的可惜。與其花時間用可憐同情,不如拿錢佈施更有福氣。
社會不再需要更多分歧的聲音,而是缺乏實質救援與供給。我不想、多一秒、再理你、盲目的正義。能禮讓、步步為營、多努力、共同的經濟。
房地產會賺錢,誰告訴你的?有土斯有財,誰說的?這些亙古不變的道理,到底如何其來有自?難道都是自圓其說。台灣這片土地,從國民政府遷台之後,大量現代化建設至今,才有機會造就數次經濟奇蹟。房地產要漲,要兩個元素。一、有限的土地。二、很多的資金。當這個盤局裡,籌碼總數倍增,單位價格飆升是必然。不過在總體經濟看,這跟物價漲幅一樣,其實是上漲在通貨膨脹率裡面。價格是出現在成交雙方的,因此是相對性存在。有人覺得高,有人覺得低。有人覺得划算,有人覺得賺到,所以才會成交。
簡單邏輯先來一題:
*過去三十年,全市場的房價漲了15倍。那你的房子放了30年,賣出的時候,成交價是當初的20倍,那可以說是表現不俗。
再來一題:
難道選擇都是「有好有壞」?「妥協」為何使我們不快樂?
一開始我們這樣舉例:
有沒有仔細想過,你不快樂的原因是甚麼?
幾個月前偶然的機會,參加朋友的包租公課程,並且代表公司上台講演。
:「甚麼是資產?甚麼是負債?」
:「所以小孩是資產還是負債?」
好久了,沒有人這麼純粹的再問過這個問題。數年前在「富爸爸系列叢書」裡看過一次,十數年前在「經濟學課程」裡面讀到一次。
其實資產與負債,在會計上只是放左邊放右邊。而投資是看數字的,資產與負債只是時間軸上面,一個是「現有的東西」,一個是「提前取得的東西」。
大哉問,大解析!為什麼會付不出房貸?
.
#到底有多少空屋?
.
空屋多,大家都曉得,有多少?看過統計數據的沒幾個。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訊統計:
「2017年全國低度使用(用電)住宅宅數為86萬4835宅,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宅數比例為10.12%。」
投資專家:「mandy,我跟你講個故事,從前有一個投資專家,他教人投資,自己也投資。用隔間套房收租,用房客的租金繳房貸。他不及,年復一年的做。其中他帶著他的學生mandy,買了一間板橋公寓。隔套收租,像他的其他成功案例一樣。招租順利,完成年報酬率7%的任務。」
Mandy:「你說完了嗎?哪有那麼容易的事。」
林先生:「mandy小姐,那你聽應看這個pattern。有一個小資族,我們說她是mandy好了。存了150萬頭期款,想買自己人生第一間房。從新埔看到青埔,從內湖看到內壢。心灰意冷之際,偶然被同事拉去投資講座,意外跨進隔套收租的行列。當年的150萬沒有買房自助,反倒買了一間板橋小房子隔套收租。如今名下已有房在新埔獲利,再次走進青埔,感覺瀟灑舒服。」
Mandy:「感覺…真的差很多…直得好好考慮一下。」
投資對上班族來說,最難的,不是理解。因為上班工作的人,腦袋都特清晰。但是一直在想:「那隔套收租要怎麼”做”?要怎麼經營?」
:「如果你創造了一個投資機制,然後一直在想,怎麼把自己放進去工作?那會不會是把上班的你,從公司,移到你的投資裡?看過了這麼多投資老師,還有炫富感染你的盲目。對比你辛苦的忙碌,羞辱你過往的經驗。用話術挑戰你的忍耐力,用洗腦消費你的理智清明。其實這一直是選擇的問題,你該給自己一個機會。信任自己的聰明,選擇你覺得對的廠商為你服務。把合法、施工、出租、報酬率,一次到位。」
今天要寫一篇艱澀程度5顆星的文章,跟大家講解,套房到底要收租多久才叫做划算。
我曾經遇到客人,她告訴我說:「我這個房子沒花錢,祖先送的。放著不動,繳繳房屋稅、地價稅而已。拿來出租,房屋稅從自用1% 調整到2%,都覺得很貴。」
另一個客人則是說:「投資隔間套房,投入上百萬。賣的時候又都折舊了,是賺是賠都不知道?」
還有人則是說:「反正我投資越低,就肯定越賺吧?」
其實,這些訊息,都可以「科學化」的計算數據,呈現給大家。我們不需要憑感覺,或是道聽塗說。
舉個例子給大家:
誰都不願發生的事,這種房客殺死房東的案子。永和竹林路,我們多熟悉的地方。每天路經,感受的盡是安穩舒適。暗藏危機的不是街道,總是人性。
其實,真的是收不到租金的問題嗎?這只是一個新聞標題,背後的故事,背後的原因可能還很多。我們也都不曉得他們究竟對互相說了甚麼,但是對於遲交租金的問題。我們管理200多個房客,有以下經驗給大家分享。
催收租金的方式有很多,無論是email、line、簡訊、電話提醒,都可以。但是要有功力,要不然你用哪個做法都是一樣。無論如何,今天準備好要達成的目的,就是收到租金。不是給雙方一個教訓,也不是開使搞社會教育。
不管使用哪個方法,行為層次是最重要的。
**規律、穩定、理性的提醒。
簽約時我們約定,每個月10號,請匯入前月電費,以及下個月租金。提醒租金的動作,要非常規律。每個月1號,就傳訊息通知。
:「你好 本月使用電度xxx,費用oooo。簽約租金qqqqq,本月應繳納hhhhh。請於10日前匯入,謝謝你喔!」
投資老師a:「各位學員,你有沒有聽過一種職業,叫做收租...」。投資老師b:「投資套房,還可以找錢買車喔...」。投資老師c:「收租如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,那就不適聚寶盆了...」。
通常、如果、要是、或許,你有一個機會,在簽了約以後,一年時間。房客在你的line裡面,一聲不吭,乖得像是啞了一樣。直到退租那天,才又見到面。這有可能嗎?當然有,只是10個裡面有一半是這樣嗎?
一間公寓隔成4個套房,4個套房租給4個房客。好說歹說,他們也是生活在同一層樓裡面。裝修品質再好,難道都不會有任何抱怨?莫非他們進了房間,就生活在不同世界。
「被動收入」這個名詞,漸漸被曲解,直到那些戴著名車名表的房東出現。房客的懷疑,終於有了對應。心理於是萌生畫面:「我每天辛苦賺錢,就是給你去爽。」這樣的故事,也會傳進新聞圈,變成熱門新聞。因為也有很多年輕記者們,也都租房過日子。
管理上百位房客的經驗至今,常常不是我們有甚麼訣竅。而是抱持一個簡單的態度,自然、正常就好。今天我們管理的既不是飯店民宿,也不是金窟銀窟。房客每天就是求一個躺下來的舒適,一個獨享的大電視。房東想要的就是準時收到房租,補上一點生活上的支出。
房東提供友善居住素質,房客維護房子就是提升自己的居住品質。立意良善,利益互通有無。